一、建设背景
1、政策背景
   2018年1月20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。
   2018年4月13日,教育部关于印发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的通知
   2022年4月2日,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《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》的通知。
   2022年10月28日,五部门关于印发《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(2022-2026)》的通知
   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;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。少年强则中国强,教师强则少年强。作为基础教育校,责任重大。
   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,实现了“三通两平台”建设与应用快速推进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升、信息化技术水平显著提高、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幅提升、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--->基本上完成了教育信息化1.0“起步”、“应用”阶段的工作。
  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,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、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。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,为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,提出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,由此吹响了教育信息化2.0“融合”、“创新”时代的号角(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)。
   在2024年“二会”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。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,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,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。大力发展数字教育。
2、学科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
  由于历史原因,小学科学、中学地理专业教室少,传统的实验教学仪器落后,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。因此,搭建科学、地理等学科专用教室刻不容缓。
二、学科专用教室建设方案
1.标准规范:新建学科专用教室要适应新时代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,符合中办和国办关于“双减”《意见》的要求,满足当前和未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新要求,满足系统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和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,促进信息技术、装备配备与课程、教材、教学、实践、探究的深度融合,以提高学科教学装备的配备与应用水平为指导,以通过实践、探究、锻炼、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。
2.  满足用户: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确定学科专用教室配置方案。
3.  适用先进:随着科技的发展,文字、图形、图像、声音、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数字媒体技术日新月异,3D、VR、AR、MR、动漫等多媒体技术不断涌现,AI、5G、“互联网+教育”技术的成熟与应用,教育信息化2.0时代已经来临。新建设的学科专用教室,应该选择先进、学科适用、技术成熟的产品,特别是信息技术、教学设备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产品。
4.  优中选优:新建学科专用教室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,设备配备的选择一定要优中选优、设计缜密,确保选中的设备安全、好用、师生喜欢用,做好实验教学助手。
5注重实用:学科专用教室的建设一定要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,在丰富教师教学手段的同时,更注重学生的分组探究、自主学习,着重选择能够解决抽象、微观、宏观等学生不好理解的知识的产品,让学生快速、高效、准确地掌握知识,对学科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。
6实践创新:学科专用教室应建成一个开放式的实践场所,本着质量好、学生能动手做、探究性强、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产品。新建学科专用教室对于实验、观测、设计、制作、参观、调查、考察等过程性能力的培养,着重在教学设计、当堂练习及习题中体现。
7独具特色:营造真切的学科环境氛围,整体设计以教学为本,配合空间设计手法,体现学科专用教室特色!
8使用效能:学科专用教室部署完成后,积极与校方密切配合,积极推动应用,保障装备资产与资源充分发挥效益,实现建、配、管、用统筹管理。
9学科专用教室解决方案配置及价格清单。